江苏召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2-01-06

1月5日,江苏举行《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桢、副主任林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赵钧,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王燕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主持发布会。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

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最近,国务院批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这一《规划》。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解读这一《规划》,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省发展改革委李侃桢主任、林康副主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周毅彪二级巡视员,省自然资源厅赵钧二级巡视员,省生态环境厅王燕枫总工程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刘大威副厅长,省交通运输厅惠先宝副厅长。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首先,请李侃桢主任介绍情况。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桢: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江苏沿海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国务院近日批复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江苏沿海地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宣传《规划》,我谨代表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发改委,就《规划》编制背景、重大意义、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等四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规划编制背景

2009年,国务院批准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该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及沿海各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建设,规划实施取得良好进展,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新型工业基地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港产城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赋予我省“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2021年3月,李克强总理来江苏考察时,希望江苏为全国发展作出浓墨重彩的贡献。国家发改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面总结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成效和经验基础上,指导我省续编本《规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吴政隆书记、许昆林代省长专门作了批示,对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成立以吴政隆书记为第一组长、许昆林代省长为组长的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组建《规划》编制专项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强有力高规格的组织推进体系。《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规划出台的重大意义

《规划》的出台,对于我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沿海地区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出海门户,也是连接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主轴通道,在建设我国承南启北、沟通东西大通道布局中的枢纽地位非常突出,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具有战略链接功能,可进一步促进东中西交流合作,加强我国与欧洲、中亚、东亚国家之间沟通联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二是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加快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最佳的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功能拓展空间,可以促进苏北地区振兴和皖北地区发展,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新动能,更好地与苏南和沿江形成策应之势,在空间上形成更加完善的布局结构,促进长三角区域更加协调均衡和一体化发展。

三是有利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沿海地区是“1+3”重点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陆海统筹发展,推进沿海地区加速隆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不仅有利于稳固全省经济基本大盘,而且能够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为全省生产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供回旋空间和生态保障,形成沿江沿海沿河沿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赋予江苏沿海重大历史使命,国务院的批复和《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

一条主线:《规划》始终围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这条主线,突出绿色生态和高质量发展。

两大愿景:《规划》提出江苏沿海地区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展现新作为。

三大总体布局:一是壮大“三纵”发展轴(区域主发展轴、临海新兴发展轴、近海海洋经济发展轴);二是完善“三横”通道(北部通道、中部通道、南部通道);三是打造“三大”片区(陆海联动区、河海联动区、江海联动区)。

四大战略定位主要包括:一是长三角区域重要发展带(加快沿海地区与上海、苏南地区一体化步伐,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市群,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支撑);二是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高地);三是东西双向开放新枢纽(系统建设沟通我国内陆腹地、面向欧亚的陆海通道,深化与中西部地区联动协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打造我国中西部地区便捷出海通道);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地(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特色风貌塑造和碳汇功能提升,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五个着力:国务院批复中强调“五个着力”,分别是着力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塑造滨海城乡特色风貌,着力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着力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培育双向开放新优势。

六大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立足现有比较优势,促进海洋产业向新兴领域迈进、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化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塑造滨海城乡特色风貌,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设一批滨海港城和特色村镇,形成特色彰显的滨海城乡风貌带。三是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展现“生态绿+海洋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港口、公路、铁路、航道、机场和过江通道建设,构建多式联运系统,强化水利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五是培育双向开放新优势,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引领,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通、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六是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沿海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促进跨区域合作共享,保护传承弘扬海洋文化,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规划主要特点

与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沿海《规划》相比,新一轮沿海《规划》更加突出转型发展、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等特点,进一步彰显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新作为。

一是突出近期实施。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实施期为十年,本轮《规划》是在此基础上的续编,重点聚焦五年的发展,即2021-2025年,更加聚焦工作任务实施和项目推进。

二是突出在全国的地位。主要包括“四个有利于”,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完善海洋强国总体布局,有利于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是突出转型发展。《规划》坚持创新驱动,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促进临港产业和医药、新材料、汽车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为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突出产城融合。《规划》科学布局沿海地区经济带、城镇带、风光带和重大基础设施,推动石化、海工装备、能源等产业加快向临港园区集聚,建设一批滨海港城,提升港城公共服务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五是突出绿色生态。《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重点打造蓝湾百里、生态百里、缤纷百里,维护海洋自然生态和自然再生产能力,展现海洋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共享美好蓝色家园。

六是突出政策支持。一方面在保障措施部分,提出涵盖开放载体平台打造、重大项目要素保障、金融机构设立、深远海风电建设、人才引进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另一方面,一些“探索”“试点”“支持”等开拓性要求都寓于重点任务中,也是很好的支持政策。

本次国务院批复的《规划》,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是指导今后几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行动纲领。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把《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在国家部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下,国务院批复的沿海地区规划蓝图一定能够变成现实。江苏沿海地区也一定能够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展现新作为,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魏赟:

谢谢李侃桢主任。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家媒体。下面可以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省发改委,针对新印发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江苏省在推动规划落实和保障实施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我省成立了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沿海办),设在省发展改革委。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履行沿海办职能,加强统筹协调,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规划》提出的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系统谋划规划实施体系。围绕规划实施,我们提出构建“1+1+3+3+8”规划实施体系。主要包括1个沿海《规划》,1个从省级层面制定的实施意见,3个实施方案(沿海三市),3个专项规划(沿海国土空间规划、沿海特色风貌塑造设计导则、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8个行动计划(产业、科技人才、开放合作、交通、水利、能源、特色风貌、生态环境)。目前来说,沿海《规划》已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也已印发实施,其他相关实施方案、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正在结合国家批复的沿海《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在今年的一季度都印发实施。

二是创新研究赋能举措。省级层面正在制定贯彻落实沿海《规划》的实施意见,从产业转型升级、滨海城乡风貌塑造、生态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双向开放、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同时,聚焦政策赋能,从部门评估和第三方机构评估两个层面,对原有支持沿海开发的政策进行总结评估,研究谋划新一轮一揽子支持政策,初步考虑包括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用地用海、科技人才以及发展基金等,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简政放权支撑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规划》落地实施,关键要靠项目支撑。2021年我委同步谋划70个沿海重大项目纳入省2021年重大项目清单,年度计划投资1608亿元。截止目前,实施项目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重大项目促增长、促转型的关键作用,今年我们还将谋划一批有利于构建沿海现代产业体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双向开放水平、促进绿色发展的重大项目,分年度滚动实施。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推荐列入国家重大项目计划,争取国家层面用地用海用能等方面更多支持。

四是协同形成全方面发展合力。省级层面成立高规格的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组长,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我委将会同各成员单位研究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加强常态化沟通协调,全力推动沿海规划落地见效。同时,积极发挥亚洲城唯一指定官网、港口集团等省属国企引领带动作用,积极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营造全社会多方力量积极投身沿海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想问一下省生态环境厅领导,“十四五”期间,我省在沿海生态保护和修复上有哪些工作举措?谢谢!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王燕枫:

谢谢你的提问。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三五”末,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面积比例超额完成国家任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探索建设沿海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先行区”为目标,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具体有六个方面工作举措:

一是严格分区管控。建立覆盖沿海地区的生态生产生活分区管控体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目前我们已划定1155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35个,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禁止开发活动;重点管控单元588个,以生产建设为重点,但开发建设须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一般管控单元332个,以生活活动为重点,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推动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全力保障中天绿色精品钢、盐城金光、亚太森博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开展沿海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监测与评估,目前已记录物种数4454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数143种,分别占全省总数73%和86%以上。以大丰麋鹿保护湿地、条子泥湿地、临洪河口湿地等为重点,构建沿海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持续观测灌河口四鳃鲈鱼、伪虎鲸等指示性物种,加强重要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的保护。

四是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严格执行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制度,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降解功能,提高生态容量。探索“生态岛”试验区建设,以县域为单元,对已经受污染、受损害、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科学的、积极的和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打造生态质量提升的示范区、环境质量改善的先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创新区。

五是开展“美丽海湾”试点建设。以海洋水质改善为核心,针对各海湾(或岸段)不同自然本底条件,以具备一定生态完整性的重要区段为单元,因地制宜开展滩净型、生态型、亲海型“美丽海湾”试点建设。重点在南通启东南段、连云港海州湾连岛段、盐城东台条子泥岸段等开展“美丽海湾”建设。

六是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沿海地区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根据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重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面积等,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建立横向补偿机制。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江苏交通广播网记者:

想请问省交通厅领导,在推进沿海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当中,交通部门有怎样的发展目标?具体会采取哪些举措推进?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

感谢交广网记者的提问!诚如您所说,交通运输是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当好开路先锋。我们提出,到2025年,沿海地区要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基本建成“海港领航、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双向开放、生态绿色”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海港体系基本建成,公铁水、海江河联运优势显著发挥,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提供坚强支撑。具体而言,将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造“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海港群。一是重点提升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功能。加快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积极推进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和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形成30-40万吨级泊位为引领的国际枢纽海港。二是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推进小庙洪10万吨级航道上延工程、三夹沙南航道、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建设,推进中天钢铁项目码头、通州湾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新出海口开港运营。三是支持盐城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推动大丰港区10-15万吨级航道、射阳港区5万吨级、滨海港区20万吨级航道以及配套码头工程建设。

二、着力打造东西联动、南北畅通的陆路综合交通网。一是加强千吨级航道向沿海重点港区覆盖。加快推进通吕运河、宿连航道、连申线航道建设。二是强化干线铁路向沿海港区延伸。加快推进连云港港徐圩、赣榆、盐城滨海、大丰、南通通州湾、吕四等港区(作业区)铁路专支线建设。三是强化沿海港区高速公路联系。加快推进盐射、滨淮、南通通州湾等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四是提升沿海大通道能力。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通苏嘉甬、如通苏湖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张皋、海太、通沪、苏通第二等过江通道以及宿连高速公路二期、长深高速公路连淮段改扩建工程建设。

三、着力构建公铁水、江海河联运的多式联运体系。一是支持连云港港陆海联动发展。提升连云港港东出能力,加强与东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合作,稳步发展美西、非洲、澳洲航线。加强与淮安空港以及京杭运河、淮河、连申线沿线港口联动,加快西进步伐,加强与徐州陆港、陕西、甘肃等地陆港的联系,依托中欧班列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打造陆桥通道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二是支持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发展。打造以水水运输为特色的江海联运体系,深化与苏州、南京以及长江中上游港口合作,建设海运直达运输集散基地、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三是支持盐城进一步畅通河海联通大通道。探索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港口发展联盟,拓展中上游安徽、河南等地广阔腹地空间。

我就主要介绍这些,谢谢!

中国工业报社记者:

想请问省工信厅领导,围绕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工信部门在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

谢谢中国工业报记者的提问!实施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是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提高沿海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把沿海地区打造成为全省先进制造新增长极,才能有效支撑沿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发改委统一安排,也就是刚才林主任讲的“1+1+3+3+8”体系,省工信厅联合发改委、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正在编制《江苏省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经征求相关部门和地区意见,正在走报批程序,对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有详细部署和行动计划。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

一是推动沿海产业规模加速壮大。产业发展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结合沿海地区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我们认为沿海地区还是要尽快做大沿海产业规模总量。“十四五”期间,南通、盐城、连云港应分别向1.5万亿、1万亿、5000亿级工业城市迈进。同时应加快形成5个2000亿、5个千亿级县(市、区),这样的规模才能支撑沿海发展。

二是聚焦重点做强优势产业和企业。沿海3市“十三五”期间在引进先进制造业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有了良好开端,目前初步形成钢铁、石化、纺织、汽车、船舶和海工装备、医药等一批主导产业,南通高新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盐城的新能源装备、连云港医药是我省重点集群和产业链核心承载区。下一步,沿海3市要研究好发挥好比较优势,把本地区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排出来,拉长优势产业长板,支持现有优势产业和企业发展好,坚持不懈抓下去,一定能提升本地区产业和企业竞争力。

比如,南通要在提升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新型海工装备、高端家纺、精品钢等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产业联动,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产业领域持续发力,形成新增长点。比如,连云港要进一步布局一批高端石化项目,把江苏唯一的国家级石化基地做大做强做优,连云港医药产业下一步向海洋生物制药和制品领域拓展,同时依托骨干企业推动碳纤维等高端新材料产业加快成长,此外连云港要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利用欧亚大陆东桥头堡特殊条件,壮大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盐城加大力度集聚发展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装备产业,目前盐城这方面很有优势、很有基础,通过承接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产业转移,做大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产业,同时推动现有汽车产业加快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转型。3市在产业、在定位上、在进一步发展思路上,要有清晰的目标。

三是提高产业载体发展水平。沿海各地要促进现有开发区功能优化提升,从园区基础设施到治理水平等方面都要多下功夫。全力抓好目前500亿以上规模的开发区,推动他们扩大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强化功能配套。对一些县(市、区)来说,依托国家级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通过优先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相近的各类“小、散、弱”园区等方式,重点打造若干产业基础较好、带动作用大的开发区,进一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新华网记者:

请问省住建厅领导,《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塑造滨海城乡特色风貌”。下一阶段,我省将如何推动沿海地区特色风貌塑造?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提升城镇发展能级,建设现代化滨海城乡带”的任务要求。我们认为,推动沿海特色风貌塑造,可以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新发展阶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沿海特色风貌塑造应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安排,与当地发展需要、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方向和工作内容,坚持特色塑造与发展项目联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塑造,坚持以特色风貌助力高质量发展,增加沿海地区的魅力和发展吸引力,并非“为特色而特色”,而是努力将每个项目、每个工程打造成为精品,从而形成特色。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滨海城乡特色风貌塑造,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滨海风貌城乡带建设。按照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部署要求,结合我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推动建设一批滨海港城和特色镇村,努力让滨海城、镇、村、景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扮靓展现江苏滨海风貌的“最美海岸线”。对于中心城市,进一步深化城市设计,梳理文化脉络,找准特色定位,把特色风貌塑造融入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老百姓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增强承载配套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对于小城镇,按照“分类引导、突出重点、特色发展”思路,在遴选省级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试点和重点及特色镇发展示范项目的过程中,向沿海地区倾斜,强化政策支持和跟踪指导,努力建设在人居环境改善、镇区功能提升和特色风貌塑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特色小城镇。对于农村地区,统筹推进农房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积极探索现代化居住形态,建设滨海特色的新型乡村。

二是持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保护,引导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做好各类历史遗存的活化利用。以向海而生的“历史文化线路”和依海而荣的“蓝绿景观线路”为空间轴,串联相关要素,打造多种文化线路网络,加强沿海元素彰显。积极指导连云港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指导盐城市对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标准做好保护工作,指导南通市充分挖掘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相关文化资源,支持沿海地区开展遗存资源普查并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持续推进历史建筑普查认定,提升传统建筑组群保护力度。

三是进一步推动工作机制创新。根据沿海地区特色风貌管理委员会职责,推动构建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工作规则。组建总建筑师团队专家库,指导沿海三市成立沿海地区特色风貌委员会并建立总建筑师制度,发挥好总建筑师团队的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省沿海地区特色风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加强与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市、县特色风貌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协调沟通,建立工作简报、定期通报等制度,跟踪特色风貌塑造工作推进情况,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加快编制《江苏沿海特色风貌塑造设计导则》《江苏沿海地区特色风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技术支撑和专业引导。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中国江苏网记者:

请问省自然资源厅领导,国土空间规划对于重塑沿海地区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衔接发展规划,如何统筹做好用地用海重大项目空间保障?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赵钧:

我厅高度重视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充分发挥我厅在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经济、地质调查等多方面优势,在2021年春节期间先行启动,并于4月完成《江苏沿海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省委主要领导对规划编制情况亲赴我厅进行专题调研,我厅在全省沿海发展座谈会上专门作了成果汇报。该规划是沿海3市首个协同联动的国土空间规划,我省首个跨区域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也是全国首个针对沿海的国土空间规划,许多内容已被纳入发展《规划》。

在谋划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我们聚焦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积极探索沿海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的路径,合理布局生态、农业、城镇、海洋空间。一是筑牢蓝绿生态基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千里海岸线基干林带建设,有机串联临海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等,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和蓝色海湾等海岸带生态环境整治,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差别引导农业发展空间,大力促进乡村振兴,严格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探索滩涂多元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海水稻、生态养殖等,在沿海垦区要建成全省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基地。三是促进城镇紧凑集约发展,显著提升3大中心城市能级,做强做优13个县城,培育做靓一批特色小城镇,挖掘塑造一批滨海特色村庄,形成布局科学、功能合理、特色彰显的滨海城镇带。四是加强陆海统筹,促进港产城协同发展,刚才交通广播网记者提出的问题,在交通设施方面,我们已经预留在通州湾、徐圩、盐城和滨海、大丰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用海空间,科学规划布局海上风电空间,开展海岛分类保护与利用,我们都做了比较合理的布局。

在用地用海要素保障方面,我厅多措并举,通过“四个一”保障机制(一张清单、一项机制、一套制度、一个专班),全力服务保障沿海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对省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做到应保尽保。落实不见面审批要求,实行建设用地报批全流程网上审查。如海门中天精品钢用地预审工作,创造了“江苏速度”,得到了企业好评和省领导高度肯定。

下一步,我厅将指导市县通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具体深化,统筹安排规划空间,服务保障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做好沿海地区用地用海保障,重点推进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项目优先受理、重点保障,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谢谢!

魏赟: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