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如东激情跨越

发布时间:2015-10-13

  港产城融合发展 沿海开发蓬勃推进

  中石油LNG二期罐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海装风电、优嘉化学一期竣工投产;如东15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第一台风电机组吊装成功,标志着中广核实现海上风电零的突破,也为中国风电项目进军深蓝海域做出示范;如东经济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身处沿海开发的主战场,我县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大局,主动对接江苏沿海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部署,加快港口开发建设、聚焦重大项目、完善配套设施,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强大合力正在形成。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洋口港一类口岸开放为新起点、新契机,我县沿海开发步入了投入与产出并举的新阶段。当下,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逐步形成了以石化、能源、石材、现代物流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天瑞商业街项目一期、海逸国际社区一期、人才公寓、口岸商务区基本建成,港口新城区框架全面拉开;江苏中石油LNG二期、爱森化工、台中化洋口港产业基地等一批在建项目有序进行中,临港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阳光二岛和黄海二桥规划工作正式启动,1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及液化品码头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阳光岛110千伏供电工程完工,港口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港口学校、港口医院、中心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港产城融合发展迅速。

  项目建设是沿海开发的关键支撑。我县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进一步做强平台、优化服务,放大优势、培育特色,抓好重大项目源头性储备,积极破解项目审批、用地空间等瓶颈制约,打造服务零距离、推进无障碍的项目建设环境。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优质项目纷纷在县沿海园区“抢滩布点”:韩国SK、法国爱森、霍尼韦尔、英联食品、大唐恩智浦、凯爱瑞……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海外重大、优质项目正在我县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而作为沿海开发的重要板块,外向型经济正在逐步构成如东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竞争的“新势力”。

  随着通洋高速一期建成通车,洋口运河基本实现水系贯通,中石油如东至崇明岛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如东段基本建成等各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也将为沿海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如今,如东沿海开发已打开一片发展新天地,并将继续蓬勃推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赢得更大作为。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掀起新常态下新振兴

  2005年,国内第一个风力发电特许权项目落户如东,自此,坚持“以资源换投资、以投资带产业、以产业促转型”的发展理念,如东开启了打造全国首个国家级绿色能源县的大幕。2015年,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如东15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第一台风电机组吊装成功,如东风电场建设开始从潮间带向蓝海挺进。

  10年来,我县风电并网发电量累计超过100亿千瓦时,成为全国首个发电量超百亿的海上风电场,7家企业累计投资150亿元,12个风电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现在,沿着如东106公里海岸线远眺,595台风力发电机迎风起舞,成为如东经济发展跳出传统、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多年来,如东这座新兴海港城市的发展,依靠的是转型升级,着眼的是长远发展,培育的是内生机制,服务的是发展大局。区位优势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竞争力:我县高端石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再生资源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依托大唐恩智浦、道蓬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培育汽车驱动芯片制造、石墨烯应用等先导产业;全面启动纺织服装、健身器材、食品加工、家具门业制造等行业的整合重组,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与活力;符合在沿海布局、符合如东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项目不断落户……俨然,如东经济正一步步朝着由数量、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方向发展,实现着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度化的提档升级。

  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中天科技、九九久科技成功上市,宇迪光学、合兴铁链正式挂牌“新三板”,亚振家具、如通机械进入主板上市程序;引进人才支撑传统产业,实现“进一个人才、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式效应;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江东物流、健桥医药成为省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4.5万亩,新增注册家庭农场94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6%……“十二五”以来,创新驱动正成为我县经济的新引擎,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着力构建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

  当下,如东人将用更深远的考量,求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为转型升级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如东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打赢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的主动仗、攻坚战,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绘就跨越赶超新蓝图

  驱车从县城出发,途经临海高等级公路、S334、S225等路段,沿海经济开发区、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各镇工业集中区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一个个产业发展示范园区雏形初现。产业统筹发展将县城与各个乡镇串联起来,使得城乡要素流动畅通,城市与农村互动发展、协调进步。

  “交通圈”就是“发展圈”,海洋铁路开通,G228绕城段主线便道便桥贯通,通洋高速建成通车。紧接着,优化内河航道网、路网连接线等交通专项规划,力争将港城中通道、洋骑线等纳入省路网连接线规划,海启高速、G228绕城段、S355东陈线拓宽、港城中通道和角林线等在建工程加快推进……阡陌纵横处,不断完善的现代交通体系,畅通了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动脉”。

  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共同优化,在统筹中建设美丽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48亿元,新建改造农路310公里、农桥138座;全县完成绿化造林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5%;PM2.5浓度值同比下降21%,降幅全市最大……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如东,正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探索出一条环境优先的城乡发展之路。

  延伸建新与老城改旧同步推进,在统筹中打造精品县城。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嘉陵江路东延、东二环南延等4条城市道路建成通车;县城新增公共绿地22.45万平方米……以打造优美、便利、宜居的现代化精品城市为目标的如东,正逐步强化县城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我县以完善功能为内容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以创优环境为依托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民生福祉为根本持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眼下,围绕“生态宜居”目标,以“六城联创”为抓手,县委、县政府正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质增速。

  孜孜追求下,一个覆盖城乡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提升文明程度格局已初步形成,如东与生态宜居城、智慧文明城、法治和谐城渐行渐近。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征程上,如东人正绘制着美好蓝图。

民生工程落地有声 描绘幸福斑斓画卷

  为解决县城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新就业人员的住房困难,8月底,县住房保障部门从阳光家园保障房小区拿出18套两居室或三居室电梯房公开配租,经过网上公告、主管部门审查、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审核公示,共有35名机关事业单位新就业人员获得首批配租资格。近期,县住房保障部门还将陆续对有租房需求、符合配租标准的机关事业单位新就业人员给予公租房配租。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一项项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浓墨重彩地写入重要文件,不遗余力地付诸实施。今年以来,民生社会事业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民生事业工程顺利推进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悄然改变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

  总投资5.7亿元,占地10.5万平方米的县中医院迁建工程正在快速推进中,目前外墙装饰工程已结束,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明年年底前一期工程竣工,项目建成后将为老百姓提供优良的医疗环境、优越的医疗服务,全县整体医疗水平大幅提升;掘港镇中心市场迁建工程正在加速推进,预计今年12月工程将全部竣工,届时将承担全县60%以上的“菜篮子”工程,成为苏中地区一流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扎实推进依法治县、平安创建、安全生产等工作,我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一串串数字彰显着一项项民生事业工程的有序推进,赢得百姓的声声称赞。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381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8%以内;教育是民生之基,今年全县高考再创佳绩,生均总分和本科上线率连续22年保持全省第一;保障是民生底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巩固,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基药采购和销售同比分别上升32%、37%……一项项“民生清单”背后,连接着千家万户,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吃、住、行、医、学”等一桩桩百姓头疼事得到极大改善,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保障网越织越密,幸福感和满意度攀升。实施民生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绘就如东幸福画卷上,我县将继续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入手,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民心工程。(记者 孟再越 周雨霁 通讯员 李海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