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坚克难中锻造过硬本领,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仅用时一年,亚洲城唯一指定官网3500亩鱼塘就因“开垦”重获新生,成为水面上年均发电2.37亿度,年产值约9000万元的光伏电站,水面下年产数百万斤各类水产的高标准鱼塘。在灌云洋桥200MWp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场上,一群沿海青年以无畏“急、难、险、重”的意志与决心,艰苦奋斗、创新实干,矢志不渝地用实际行动去展现沿海青年的新风貌、新风采。
勇担使命 以无畏致敬青春
灌云洋桥200MWp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属于国家第一批光伏平价上网项目,连云港市重大项目。项目位于连云港灌云县圩丰镇苏云农场境内,选址区域是埒子口范围内一片围垦超过40年的老鱼塘,临近海边,周边没有植被遮蔽,塘埂常年受到风雨侵袭,通行条件差,塘底淤泥层比较厚,地质条件复杂。
种种不利的原生条件加上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硬骨头”,对团队来说几乎是打击式考验。“项目建设的艰辛是我们年轻人成长成才最好的催化剂,这将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2020年10月,项目启动建设方案和工程招标文件编制工作,此项任务要求数据、措辞、流程等绝对不容有失,项目负责人带领着队员开启了日夜作战模式,深入调研+头脑风暴,大家利用自身专业技能集思广益,考虑各项预案措施,争分夺秒完成了项目全周期里程碑节点计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生于1995年的电气项目工程师在项目一标段220kV升压站工程总包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完成了设备规格、技术参数、执行标准等海量数据的梳理,使得团队仅用时2周就完成了招标文件的起草、专家评审和公开发布工作,为年内顺利开工奠定了重要基础。
勠力同心 以实干成就青春
灌云洋桥项目并网发电手续办理过程中,由于电网调度统筹的特殊性,要求团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并网各个手续的办理窗口期与节点必须要能赶上。团队所有成员铆足干劲,按照项目推进路线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助力工程建设最后一公里。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团队克服了多重不利因素,多条线协同推进,最终提前34天实现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青春在奋斗中成长,梦想在创新中实现。争分夺秒的建设中,沿海青年们大胆试验,先行探索,用创新跑出高质量生产“加速度”。
利用工作间隙,团队梳理了系统内资源,在沪苏大丰产业集聚区拓展“分布式光伏+储能+碳排放管理服务”的绿色能源项目。为有效应对各类安全问题,团队还不定期梳理施工现场发现的安全生产提升点,对如何做好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可以说是挖空心思。面对3500亩水面施工作业范围,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业余爱好,创新提出引入“无人机+”安全生产巡检模式,利用无人机担任空中“执法员”实现精准定位与安全监管,该模式将现场安全巡检的响应时间从原先一小时缩减至十分钟,极大提高了项目区域安全巡检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管理成本,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
不负热爱 以奉献点亮青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项目团队里,有青年干部带头领航,有青年队员担当坚守,有青年队员无私奉献……
由于项目地处偏僻,加之建设周期短,大家一心扑在项目上,陪伴家人的时间屈指可数,沿海青年们用拼搏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画出了青春最美的姿态,“舍小家,顾大家”也成为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疫情期间,清晨不到5点,青年党员们就要赶在第一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守在项目各出入口开展防疫抽查,用实际行动构筑疫情防控屏障;“技术小能手”白天穿梭于各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督促与指导,夜晚又潜心于对技术方案和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解惑与部署;项目开发工程师与他的“医护工作者”妻子,在区域性疫情反复阶段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夫妻二人在各自热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视频电话成了他们与孩子互诉思念的唯一方式。
有多少义无反顾,就会有多少亲情守望,大家把思念深埋心底,将家人的支持化作前进的动力,把忠诚书写在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中。
生逢其时更当奋斗其时。对青年来说,追寻光芒的旅程终是漫长的。在高标准完成渔业工程、绿化工程,全面建成渔光一体示范项目,全部合同工程竣工验收等一个又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中,这支激荡奋进力量的沿海青年队伍仍将无惧风雨,用热爱与坚守,拼搏与奉献,努力践行忠诚与担当,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沿海未来。